首页 常识

龘与爸爸是一个意思吗(龘,认识这个字吗?)

2024-10-06 10:48:32    100 次阅读

龘,认识这个字吗?

肯定不认识,但是,它是我们从小说的最早、最多的、听到的最多的字之一,那就是对我们父亲的尊称——dá。


龘,汉字解释:龙腾飞的样子。有个成语龙行龘龘,就是群龙腾飞。在《说文解字》中对“龘”的解释是:“飞龙也,从玖龙。” 玖通九,代表多,所以“龙行龘龘”也就是很多的龙在飞翔的意思 。想想那场面该多么壮观、振奋人心。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古老村落里,很多人都称呼自己的父亲为“达”(音),其实此“达”正是彼“龘”。


上古母系时代,人们只知道母亲是谁,却不知父亲是谁。那也是个人龙共处的时代,很多部落都会把那些渡劫失败未能升天的龙或三或两交叠在一起,尾部盘旋相连开口形成盆状,把内部组织器脏掏空,只剩完整中空的龙皮,然后尾高头低摆放,类似现在游乐场的筒形滑滑梯。这实际也是最早的真龙图腾。


这个器件若用两条龙制成就是“龖”,三条龙做成就是“龘”,它们的读法都与“达”同音,意思也都是一样的。部落里若有新生儿要出生,掌管部落的女巫就会带着孕妇来到放置龖的地方,将刚出生的婴儿从龖的尾部开口处放进去,再倒一盆清水,使婴儿从龖的腹部穿过,完成新生的第一次洗礼之后,从龖的嘴里出来,这就相当于重新出生了一次。


从此,这个龖就成为了新生儿的父亲,而一个部落或几个部落共用一个龖,于是他们就有了共同的父亲,这便是维系一个部落最原始的“血缘”关系。


后来,人们有了自己真正的父亲以后,龘便成为人们对父亲的第一个称呼,直到现在,在黄河流域,就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都称父亲为龘。


古代,文化都是掌握在地主阶级,认识字的大多数都是统治阶级,广大人民群众就只知道龘而不会写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翻身农奴把歌唱,全国的扫盲运动让广大农民的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了,可是加上龘的笔画太多(汉字里笔画最多的字),为了方便记忆和书写,就写成了“达”,部分地区口音发音重,读作四声,就又或者写成“大”。


由于这样的称呼常见于农村,后来工业兴起,视农村为偏远落后贫穷地域,不统一的地方也渐渐向城市看起,觉得龘这个称呼比较土,就随着城市称呼父亲为爸爸。却不知,龘,实为对父亲最有文化的一种称谓。再后来,城镇化建设兴起,工业彻底碾压农业,龘,这个称呼,愈发渐行渐远。


所以让我们黄河流域的儿女们都称自己父亲为龘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