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6年到1949年,短短三年时间,我国大陆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这场战争,便是改变中国命运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又称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国民党政府却逆历史潮流而动,发动内战。在战争爆发前,国共双方进行了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然而国民党并未兑现承诺,反而加紧备战。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
1.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6月—1947年6月)
内战爆发初期,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解放军处于劣势。然而,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导下,解放军采取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等多种战术,巩固和发展根据地,逐步改变战局。
2.战略相持阶段(1947年7月—1948年6月)
随着战争的深入,解放军战斗力不断提升,国民党军队则逐渐疲惫。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战局呈拉锯状。此阶段,解放军积极开展土改,壮大自身力量,为战略决战奠定基础。
3.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7月—1949年)
1948年秋,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解放军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彻底击败国民党主力部队,奠定全国胜利的基础。1949年4月,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政府垮台。
三年内战,我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赢得了胜利。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结束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这场战争,也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如今,硝烟已经散去,但历史的教训仍需铭记。让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