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法国凡尔赛宫的地位是什么(世界五大宫殿之一——凡尔赛宫)

2024-11-07 10:36:21    100 次阅读

凡尔赛宫位于巴黎西南24公里处的凡尔赛镇,占地2473公顷是欧洲最大的王宫,也是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凡尔赛行宫仅拥有26个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二楼为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

1660年,法王路易十四参观财政大臣富盖的沃子爵城堡,为其房屋与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时王室在巴黎郊外的行宫等无一可以与其相比。于是,路易十四怒其不尽职守,以贪污罪将富盖投入巴士底狱,并命令沃子爵城堡的设计师勒诺特和著名建筑师勒沃为其设计新的行宫。

当时的路易十四已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因市民不断暴动以反抗王室而混乱喧闹的巴黎城,经考察权衡决定以路易十三在凡尔赛的狩猎行宫为基础建造新宫殿,并为此征购了新的土地。

凡尔赛工程始于1662年,正式结束于1710年的路易十五时期,工程最后完工用了近50年的时间。

凡尔赛宫的大门是用黄金和黑铁铸成。

太阳标志

院子正中有路易十四的塑像。

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法国大革命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的凡尔赛宫,现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

对外开放的部分有一千多间。

中部主殿是凡尔赛宫最早的建筑,约707米,有房间700多间,

宫殿局部

主殿二层主要是公主、贵族的生活区,三层主要为国王、王后居住和政治娱乐活动的地方。两翼是宫室、政府办公处、剧院和教堂等。

在凡尔赛宫全盛时期,宫中居住的王子王孙、贵妇、亲王贵族、主教及其侍从仆人有36000名之多,还有驻扎在凡尔赛宫的瑞士百人卫队、苏格兰卫队、宫廷警察、6000名王家卫队、4000名步兵和4000名骑兵。

一楼的雕塑长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穿过雕塑长廊就能看到教堂

教堂分两层

始建于1689年,因战争时断时续,直到1710年才完工。礼拜堂与南北翼宫一道,都是由法国建筑师蒙萨设计。

教堂一层为宫廷用,二层皇家专用,路易十五、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皆在此举行婚礼。

管风琴下面的金色浅浮雕是大卫王在两位天使守护下演奏竖琴。

祭坛装饰屏表现耶稣复活发出的光芒,中间三角形象征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三角形上面用希伯来文写着文字“雅威”,即耶和华。

祭台上方半圆形拱顶是法国画家查尔斯.福斯作品《基督复活》。半圆形拱顶画下面装饰带上,有镀金浮雕:圆形人头像、方形图案

半圆形拱顶的再上方是一巨幅画。

为法国画家安托万·科易佩尔1716年完成的作品《光环之中的永恒之父向人类许诺上帝的救赎》,画面中央好似阳光透射进来。

教堂没布置在宫殿的主轴线上,这意味着当时的路易十四的王权已高于过去教会的权力。

路易十四建造这座教堂是献给波旁王朝的主保圣人圣路易的。皇家弥撒在上午10点举行,国王站在礼拜堂的廊台上,王室成员簇拥而至,女士占据两侧席位,中殿是给朝臣和宾客留的位置。

上楼

二层主要为王子、公主的房间,房间多展示一些皇室的画像及家具之类的珍藏。

公主房间

房间局部

地毯

公主房间

公主房局部

床局部图

音乐室

局部

局部

展示油画的房间

1

2

3

4

5

6

房间里的雕像

王太子套房——路易十五儿子的卧室

王太子套间位于宫殿中央的一楼。由三个房间组成一卧室、大办公室和图书馆,在镜厅、和平厅和王后套间的楼下。

王太子套间是这宫殿最负盛名的套间之一,套间主人是路易十五与妻子玛丽.莱什琴斯卡唯一活下来的儿子路易﹣斐迪南,作为王位继承人,他成为了法兰西王太子。不过,他未及即位36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3个儿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八、查理十世陆续继承了法国王位。

1747年,为了预备他的婚房,国王请来当时最出色的艺术家按照时兴的洛可可风格,对这里进行了全面改造,形成了今天卧室。

工作室

工作室

书房

书房

洛可可风格起源于18世纪的法国,最初是为了反对宫廷的繁文缛节艺术而兴起的。

洛可可风格以抽象的火焰形、叶形或贝壳形的花纹、不对称花边和曲线构图,展现整齐而生动的、神奇的、雕琢的形式。

洛可可风格设计,不论使用在室内设计方面或者家饰品设计,甚至建筑外观设计上,都令人无法忽视。

框缘的建筑的部分中如画的、细致的、形状独特地表现于塑造性物料如木雕和雕塑中的装潢

墙、天花、家具、金属和瓷器制的摆设展现一种统一风格的和谐。

相比起巴洛克品味带着丰富强烈的原色和暗沉色调,洛可可崇尚柔和的浅色和粉色调。

海格力斯厅

位于主楼第二层的第一个房间是海格立斯厅,是所有厅里面积最大的,共310平方米。始建于1710年,1715年路易十四去世后被迫停工。1724年在路易十五的提议下继续修建,直到1736年才完工。

海格力斯厅连接教堂、主楼北翼和国王套房,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靠近教堂的新客厅,路易十五时期用作舞厅。

这座壁炉是用萨朗柯兰彩色大理石精雕细刻而成,这种大理石来自法国南部采石场,由蒙特斯潘侯爵及安汀公爵开采得来,也称安汀大理石。壁炉过梁上的铜雕人像就是大力神海格立斯。

在壁炉上面有一幅威尼斯三杰之一的保罗·委罗内塞的作品——《利百加在井旁》,1580年的作品。

情节源自圣经《创世纪》。

画的对面也是保罗·委罗内塞的作品——《西门家的筵席》,绘制于1570-1572年,表现了圣经福音书中西蒙在家中招待耶稣的场景。

局部

这幅画原本是委罗内塞1570年为威尼斯圣母玛利亚会修道院餐厅创作的,1664年意大利威尼斯总督为了在与奥斯曼帝国对抗中得到法国的支持而赠送给路易十四的。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这幅画,将它布置在这里,意图让所有面对它的人由心底而生一种肃穆、敬畏以及神圣之感。

天花板上是法国油画家弗朗索瓦·勒穆瓦纳的油画《海格立斯的神化》,海格立斯厅也因此而得名。

油画描绘的内容是:天神宙斯牵着女儿希比的手站在奥林匹亚山上,旁边坐着天后赫拉,一起迎接英雄海格力斯。战胜无数邪恶妖魔的海格力斯屹立在战车之上接受宙斯的祝福,由凡人升天为“大力神”。他提着狼牙棒,向万神之王朱庇特驶去,朱庇特牵着美女赫柏的手,要把她许配给海格力斯为妻。

整幅画共有希腊神话诸神共142人,包括战神马尔斯、黎明女神欧荷伊(即极光女神欧若拉)、彩虹女神伊利斯等,甚至连啄食普罗米修斯内脏的那只鹰都画在了宙斯脚下。

弗朗索瓦·勒穆瓦纳是法国油画家,他于1736年完成《海格立斯的神化》这幅画,耗时三年,几乎是独自一人完成了这幅480平米的天顶画。这幅画也是欧洲最大的天顶画之一,画家也因此被封为“皇家第一画师”。弗朗索瓦·勒穆瓦纳也是洛可可(或称路易十五式)美术的创始人之一,但遗憾的是,由于画家自身原因,在完成这幅巨作六个月后就自杀了。

大力神海格力斯是英雄,历代法国国王都把他视为典范。路易十四的父亲路易十三把狼牙棒作为纹章上的题铭。

丰收厅,也称富饶厅。

丰收厅曾是觐见国王的必经之地,路易十四时是古玩陈列室的前厅,路易十六用作娱乐室。

墙壁上贴满了绿色织绒,

并挂有路易十四的子孙画像。

厅内还陈列着家具及历代国王的珍藏。

穹顶是法国画家安托万·霍阿瑟于1678-1683年绘制的——《王室的富丽》。

局部

局部

进入下一个厅

维纳斯厅,又称金星厅

这个厅的装饰为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大厅是爱奥尼亚的大理石墙壁和圆柱。

大厅正中壁龛内的路易十四雕像

雕像左侧是古希腊女神维纳斯半身像

右侧是罗马开国皇帝皇帝奥古斯都半身像。

墙壁有一幅雅克·卢梭用错视画法绘在墙壁上的远景图,

使得房间感觉比实际深,图中大理石柱有以假乱真的效果。

天花板上是黑内-安东尼·乌阿斯的画——《维纳斯在她的王国中施展神性和力量》。

椭圆形的图画中央,美惠三女神正在为爱神维纳斯戴上花冠。维纳斯斜靠在车中,手持玫瑰花环。花环缠绕在战神玛、火神伏尔甘、酒神巴克斯、海神诺普敦和主神朱庇特周围。

椭圆形壁画的两个顶端,各有一幅如黄金般的单色壁画,描绘的是变成了公牛的朱庇特抢走欧罗巴和骑在海豚上的海神之妻安菲特里特。

四个角部是有关圣经故事的油画。

戴安娜厅,又称月神厅。

路易十四时期,每逢举行套间晚会时,这里便改成台球室。据说路易十四的球技很高超。台球桌就放在房间中央房间里,铺着红色天鹅绒毛布,并有金色的流苏装饰。房间四周曾搭有一些台子,铺着金银色绣花的波斯毯,这是方便夫人们观看游戏准备的,尤其当国王也在大显身手的时候

大厅中央有一尊路易十四半身像,这是意大利雕塑大师贝尔尼尼1665年的作品,当时的路易十四27岁,已亲政了几年。

壁炉上是拉福斯的作品《戴安娜携来准备献身的伊菲革尼亚》,讲述的是古希腊神话:伊菲格尼亚是阿加门农的女儿,因为不慎射死了狩猎女神戴安娜的鹿后,被父亲推上了斩首台,以此换取戴安娜对阿加门农对特洛伊战争所必须的海风的帮助。但是行刑的最后一刻,依菲革尼亚则被女神救起,倒下的是一头鹿。但是,作为代价,依菲革尼亚必须呆在陶里斯岛上的女神神庙里做祭司。

画的下面是法国雕塑家雅克·萨拉兹的作品——出埃及记浮雕。

壁炉对面布兰查德的作品《戴安娜和恩底弥翁》 。

天花板中心是加布里埃尔·布朗夏尔于1680年完成的油画——《戴安娜主宰狩猎和航海》

画的内容是掌管航海和狩猎的女神戴安娜,在夜灵和晨灵陪伴下指挥着航海和狩猎。

圆顶四周,有几幅描绘亚历山大大帝故事的油画。

2

穹顶角部的金色雕像下是国王路易十四的国徽标志——三朵百合花。作为法国皇室的标志,三朵百合徽章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皇帝一人才有资格佩戴三朵百合徽章,皇室成员只能佩饰两朵或一朵百合花徽章。

玛尔斯厅,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

在路易十四时期,这里被用作舞厅,所以又称为“舞会厅”。原来壁炉两侧的演奏台在1750年被拆掉。

路易十五王后-玛丽·莱辛斯卡肖像

路易十四

天花板是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常胜将军海格立斯被财富和赞颂包围》、《恐怖、疯狂和焦虑占领地球》。

穹顶角天使浮雕

水晶吊灯

阿波罗厅,又名太阳神厅、御座厅,是国王进行日常的接见的地方。

阿波罗厅是敬献给太阳神的,他是路易十四视为化身的艺术与和平之神,因此阿波罗厅也是众多厅堂中最豪华的,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

绘有法王王冠和波旁王朝徽记的高布林挂毯

壁炉上方路易十四62岁肖像

路易十六肖像

穹顶画正中是阿波罗站在黄金战车上的油画

墨丘利厅又叫火星厅、战神厅

墨丘利厅是路易十四的正式卧室,据说他只在此居住了很短的时间。

床的位置正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从正对着床的窗户望出去便是太阳门。

床的右边这幅画是意大利画家多梅尼基诺的作品《演奏竖琴的大卫》。路易十四非常喜欢这幅油画,曾把这幅画放置在自己的寝宫里。

天花板上是让·巴蒂斯特·德尚佩涅的作品《墨丘利在两只雄鸡拉动的战车上》。画面上晨星闪耀,墨丘利威严地坐在由两只公鸡拉着的车上。

身穿加冕服的路易十五肖像

墨丘利厅的角落里有一座由安东尼·莫朗设计的黄金自鸣钟,在 1706 年送给路易十四。自鸣钟每隔一个小时的整点就会有一只公鸡扑腾着翅膀出来唱歌,同时路易十四的小雕像也从神庙中走出,信息女神驾云而至,在一片风铃声中为他戴上王冠。

战争厅

战争厅内的装饰主要以军事胜利为主,还有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

战争厅一角

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踏敌浮雕像,上方有两个信息女神,下方有两个手负镣铐的俘虏。

镜厅

凡尔赛宫镜厅,又称镜廊,被视为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王宫中的一件“镇宫之宝”。这里是宫廷举行大型招待会和国王接见高级使团的场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法国指定在镜厅签订和约,即著名的“凡尔赛和约”。

普法战争,法国战败,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色当被俘,并割让阿尔萨斯、洛林两省,德皇威廉一世就在镜厅内加冕并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

镜厅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

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拱形落地玻璃窗。

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拱形镜子。

这些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

镜子

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

油画纪念了路易十四自1660至1670年成就的一系列赫赫战功,主要是法国对荷兰的战争。

同时,这些油画也是第一次没有把路易十四当成神一样的人物,而是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加以描绘。

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

局部

局部

厅内3排挂烛上32座多支烛台及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所点燃的蜡烛,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支烛光。

立式镀金人形烛台局部图

立式镀金人形烛台局部

罗马皇帝半身雕塑

罗马皇帝半身雕塑

带鹿的狩猎女神戴安娜雕像

雕像

地上的摆件

镜厅一角的烛台和雕塑

另一侧

小会议室

国王寝宫

寝宫位于凡尔赛宫东西轴线上,窗户面对着东方,每天早晨迎接初升的太阳。

房间以红底金银色锦缎装饰得富丽堂皇,加上路易十四亲选的画作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精雕细刻的镀金木质栏杆把卧室与房间其他部分分开,卧室里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

和平厅

和平厅在镜厅的尽头,和战争厅对应,

天花板

不同角度的天花板油画

局部

壁炉上的油画

从和平厅左转90度往东是王后套房——玛丽皇后卧室

这里住的最后一位皇后是路易十六的妻子玛丽·安托瓦内特,

我们现在所见的布置尽可能地保留了她那时的原貌。

局部

沙发

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半身像

柜子

床顶幔帐上展翅的镀金公鸡是法国的标志物。

床的局部细节图

床头

局部

天花板

王后套房之会客室

会客室是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泰雷兹在位期间的一个候见厅;

路易十五的王后玛丽·莱辛斯卡曾端坐在华盖下,举行盛大庄严的接见活动,也是她与宫廷女眷们定期进行会谈的地方。

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对这里重新进行了全面的装饰,只留下了天花板上的绘画。墙壁上铺上了浅青色锦缎,周围还缀上了金色宽边饰绦。

王后套王之接待室

接待室右侧部分

米歇尔·亨利·科泽特绘制的高布林挂毯《身穿华丽皇家礼服的路易十五》

挂毯

墙壁上悬挂着《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和她的孩子们》的画像。

王后套房之卫兵室

花瓶雕塑

楼道间的装饰

加冕厅

加冕厅的画作展示的都是拿破仑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当时房间的改造被称为凡尔赛宫的“拿破仑计划”。这个房间,最显眼的就是拿破仑御用画师雅克﹣路易·大卫的巨型油画《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房间因此而得名。

凡尔赛宫和卢浮宫各有一幅,都是出自雅克﹣路易·大卫之手。

两幅画作最大的区别,即拿破仑妹妹波利娜·波拿巴的衣服颜色,卢浮宫版本是淡蓝色,凡尔赛宫版本是粉红色。

皇后约瑟芬

天顶画是安东尼·弗朗索瓦创作于1800年的作品《雾月十八日政变的寓言》。法国日历有热月、雾月等,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派军队控制了督政府,接管了一切事务。第二天把法国议会——元老院和500人院全部解散,夺取了议会大权,并宣布成立执政府。在执政府中,他自认第一执政,大权独揽,开始了为期15年的独裁统治。从此拿破仑掌握了法国军政大权,当时是法国日历的“雾月十八日”也被称为“雾月政变”。

画中头戴月桂、手持橄榄枝的是法兰西女神,身边的法老象征着法国征服了埃及。脚下是吹胜利号角的天使,大力神海格力斯身披狮子毛皮矗立于船头,象征着法国战胜了敌人。

大厅中央竖立有一根“胜利女神柱”,是当时拿破仑为庆祝第一次帝国胜利(战胜德国)而委托塞夫雷斯皇家瓷厂制作的,也被称为“奥斯特里茨圆柱”。

它是帝国时期陶瓷制品的杰作之一,于1807年完工,次年安置于杜伊勒里宫的官邸内。路易·菲利普时期才移至凡尔赛宫。

虽然这个房间里的大部分元素都跟拿破仑相关,但拿破仑从未住过凡尔赛宫!

柱座局部图

柱座局部图

柱座局部图

凡尔赛宫南翼配殿战争大厅

战争大厅也称“战神长廊”,长120米,宽13米,是凡尔赛宫著名的大厅之一。

厅内有33幅描述法国历史上重大战役的油画,82尊法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著名将领雕塑胸像,展示了法兰西战争历史。

油画

油画

花园

凡尔赛宫园林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园林,由法国造园家和路易十四的首席园林师安德烈·勒诺特尔设计。花园占地6.7公顷,纵轴长3公里。

园内道路、树木、水池、亭台、花圃、喷泉等均呈几何图形,

有统一的主轴、次轴、对景,构筑整齐划一,透溢出浓厚的人工修凿的痕迹,亦体现出路易十四对君主政权和秩序的追求和规范。

园中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草坪树木都修剪得整整齐齐;喷泉随处可见,雕塑比比皆是,且多为美丽的神话或传说的描写。

长、宽分另为1650米和62米、1070米和80米呈十字交叉的大、小运河,为多人文色彩,少自然气息的皇家花园增添了几多天然氛围。

凡尔赛宫花园堪称是法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

花园内有1400个喷泉,还有一条长1.6公里的十字形人工运河。

路易十四时期曾在运河上安排帆船进行海战表演,或布置贡多拉和船夫,模仿威尼斯运河风光。

相关推荐